“物尽其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买IT产品后遵循的原则,不把产品使用到报废是在是不能体现出产品应有的价值,然而有一种产品却经常让我们用完以后不想再用,甚至以后不再想买,这是什么样的产品?答案就是:家用喷墨打印机。
上周我曾经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调查,对用户的打印机购买意愿进行统计,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用户,特别是曾经使用过打印机的用户都表示不会在家里摆放一台打印机。因为在家中没什么打印需求,即便有需要打印的东西,上班去单位就顺便能打印;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打印机的使用成本有点高,不光是耗材的价格比较吓人,在维护上也比较麻烦,喷墨打印机稍有不用就会堵头,用墨水冲开喷头所需的耗材成本又让人觉得很浪费。所以用户选择了用脚投票,改变自己的习惯,不再在家中进行打印。
超级惠省 买得起用得起?
用户习惯的变化甚至可以毁掉整个行业,厂商也明白这一点,虽说耗材的利润非常可观,但若不在这方面做出让步,整个家用打印机市场就会被毁掉。所以在2012下半年,打印成本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爱普生推出了第二代“原装连供”产品——墨仓式打印机,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厂商惠普紧接着推出了比“惠省”产品还要更节省成本的“超级惠省”,“78元狂打1500页”的铺天盖地宣传让我们感觉到打印机开始真正能“买得起用得起”了,而目前中国喷墨打印市场中的领头羊佳能也对其PIXMA E系列产品寄予厚望,希望能在这场混战中站稳脚跟。
三大厂同时推出超低成本的喷墨打印机,与其说是厂商开始盈利模式的转变,不如说是用户的倒逼。长期以来喷墨打印机厂商采用了打印机低价耗材高价的盈利模式,虽然骗得了不少用户购买产品,但更多的用户,再加上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冲击,用户的打印需求降至最低点。表面上三大厂推出低打印成本的产品是为了用户的考虑,但实际上更是为了不丧失整个的喷墨打印机市场。和其他IT 厂商一样,打印机厂商一直都在产品为用户带来的功能升级上不停地做着努力,我们看到打印机厂商其实不停的在拓展打印需求,不管是把扫描和传真功能集成进来推出一体机,推出不同的软件方便用户的打印,还是是配合AirPrint做出云打印一体机,从厂商的角度考虑,我们为用户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还是不买账?原因很简单,打印很好,但是有点花钱,现在正好有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比如平板电脑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还需要打印吗?
打印成本,始终是用户和厂商之间的矛盾。高利润的耗材可以保证厂商在亏本销售打印机的情况下在整个市场中保持盈利,但高价格的耗材带给用户的无疑是感情上的伤害,再加上喷墨技术自身的局限,长期不用后打印头堵塞只能依靠墨水的冲刷才能继续使用,用户更无法接受这种“买得起用不起”的产品。用户的金钱是产品的选票,在打印机厂商发现用户不在选购自己的产品时,只能做出最后的妥协,在耗材上降价。


惠普的超级惠省将喷墨打印机的革命进行到底